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

藝文推廣

劉宥緯-鐵道文化與生活漫談

發佈單位:推廣股

627

  • 活動日期

    2025-06-22(日) 14時00分 ~ 2025-06-22(日) 16時00分

  • 活動地點

    3樓大會議室

  • 進場方式

    自由入場

  • 報名日期

    2025-04-18 ~ 2025-06-21 已停止報名

  • 名額

    170名

  • 報名連結

    線上報名點此(另開新視窗)

臺灣自1887年開啟鐵道建設,並在1893年基隆至新竹間完工通車;1895年日治時期,為求軍事與補給需求,大幅興建鐵路,貫通西部與東北部,及花東間之窄軌運輸;並在糖業、林業、鹽、礦業等產業的需求鋪設軌道承載產業創造地方效用。鐵道運行,形成聚落、連絡情感,加強人與物之交流;在日常生活之間有著深厚緊密的連結,深植於遊客情感、記憶與文化認同中。

百年多以來,鐵道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。從通勤通學、旅遊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;在城際或偏鄉居民,鐵道、車站,承擔聯外交通的重責大任,人與經濟、文化交流之重要交通輸運方式。

鐵道運輸動力的變革,路線與車站的更新,鐵道文化的價值不僅於運輸,諸如:車站、路線、場站設施與曾經身負重任,已退役車輛,都是歷史的見證,承載許多文化記憶,現今促進經濟活絡為觀光與懷舊旅遊的先行者。

鐵道文化早已融入生活記憶中,諸如:在月台上送別親人、搭乘火車遠行感受、文化資產保存、文化創作、社區營造等。且有在地社區與文史團體投入文化資產保存,如:車站保存活化再利用,鐵道故事原音呈現、文創商品開發,活化在地文化與經濟。不只是運輸,並承載歷史、連結情感與凝聚社區的重要力量。透過車、站、路、人等,看見了臺灣社會的變遷與成長的記憶。


※講題:劉宥緯-鐵道文化與生活漫談
※時間:6月22日(日)14:00-16:00
※地點:屯區藝文中心 三樓大會議室
※報名:https://reurl.cc/7KMY1l
※備註:當日13:30開放入場,歡迎線上報名,額滿為止

劉宥緯-鐵道文化與生活漫談,活動日期:6/22(星期日)。 劉宥緯-鐵道文化與生活漫談,活動日期:6/22(星期日)。
:::